4月20日的参考消息刊登了香港《新报》4月14日文章《建立两岸和平新架构知易行难》(作者 王家英) 美国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兰普顿和李侃如日前在《华盛顿邮报》共同发表专文指出,台湾近年的变化和大陆某些与本身目标相矛盾的行为,已导致数十年来维持台海稳定的和平架构逐渐解体,故此相关各方必须面对现实环境的变化,采取新思维,建立在国际社会保证下不?#23736;饋?#19981;武的新架构,才能维持往后数十年的台海和平,否则台海两岸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将日益升高,而美国也很可能会被迫卷入这场相信会是相当惨烈的战争。 其实,李侃如在1996年台海危机之后,也曾提出过上述类?#39057;?#25152;谓台海和平中程协议,但始终止于书生之见,?#28216;?#24471;到两岸?#26412;?#21644;国际社会的认真看待。李氏这次与兰普顿的建议,只不过是旧事重提,内容上并没有什么新意,相信其命运亦与上次大同小异,原因最少有二: (一)两岸实力悬殊,而且各自内部变化异常快速,要建立一个长达数十年的和平架构?#34892;?#29031;顾这样复杂多变的政治现实,谈何容易。简单地说,中国的国力不断上升,其统一台湾的意志、实力和迫切感只会与?#26412;?#22686;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即使大陆方面同意建立上述的台海和平新架构,台北?#37038;?#30340;机会?#21442;?#20046;其微,因为新架构并非两岸关系的终极?#25165;牛?#33509;将台湾的?#23736;?#31435;主权”诉求冻结数十年之久,到时两岸实力差距只会更为悬殊,台湾的?#23736;?#31435;主权”诉求更难有实现的机会。 (二)对大陆方面而言,对台动武一直有其前提,就是台湾不?#23736;饋薄?#20174;近年大陆对台政策的发展看,并没有迹象显示其欲放弃有关前提。另一方面,大陆在台海问题上所坚持的“一个中国”原则,也日趋宽松而非?#25112;簟?#25442;言之,近年台海危机不断出现,并非来自大陆对台政策的改变,而是来自台北大陆政策的调整。事实上,从上?#20848;?/SPAN>90年代初的“一中各表?#20445;?#21040;90年代末的“两国论?#20445;?#20877;到目前的“一边一国”和“公投制宪?#20445;?#21488;湾基本上已完全抛弃了“一个中国”原则,并逐步向法理上的?#23736;?#31435;”迈进。这才是近年两岸关系危机?#20013;?#21319;高的总根源。除非国际社会能说服台湾停止法理上?#23736;?#31435;”的追寻,否则两岸和平新架构根本无从缔建。但目前台湾本?#28872;?#35782;空前高涨,2006年“公投制宪”如箭在弦,国际社会成功说服台湾的机会绝不令人感到?#27490;邸?/SPAN> 鉴于两岸和平新架构的缔建困难重重,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看来仍难免碰碰撞撞,危机不绝。现在我们只能盼望?#30475;?#21361;机的出现均可及时而止,不致演变成不可收拾的战争灾难。
责任编辑: |